品牌: | 新得瑞 |
型號: | 按需定制 |
產(chǎn)地: | 江蘇常州 |
單價: | 25632.00元/套 |
發(fā)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nèi)發(fā)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上海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fā)布時間: | 2023-11-22 14:57 |
最后更新: | 2023-11-22 14:57 |
瀏覽次數(shù): | 140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lián)系我
|
1、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
在印制電路板(PCB)生產(chǎn)中,內(nèi)、外層蝕刻線、顯影線、去膜線等顯影、去膜工段,會產(chǎn)生一定量的高CODCr(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堿性有機廢水,通常稱為油墨廢水。油墨的成份主要是由樹脂、填料、顏料、助劑和溶劑等組成,其主要成分樹脂是大分子有機物,呈弱酸性,能與堿性的顯影液Na2CO3、去膜液NaOH發(fā)生反應從而溶解到顯影液和去膜液中,產(chǎn)生油墨廢水。溶解在廢水中的大量有機物是導致油墨廢水CODCr高的主要原因,其CODCr可高達10000mg/L以上。由于此類廢水水量較大,作為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zhì)的公司處理成本較高,大部分線路板企業(yè)都是排入廢水處理系統(tǒng)自行處理,雖然其水量只占總水量的約5%,但其CODCr總量占總體廢水CODCr總量的60%以上。因此,此類廢水CODCr處理效果的好壞,對于整體廢水CODCr達標至關重要。
1.2 行業(yè)處理工藝現(xiàn)狀
行業(yè)內(nèi)處理油墨廢水,常規(guī)工藝主要采用酸析+氣浮的組合工藝。一方面,該工藝對于CODCr的去除率有限,且處理后廢水進入后端系統(tǒng)處理難度較大,對于廢水CODCr排放限值低的企業(yè)來說,可能有超標的風險;另一方面,采用該工藝存在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設備腐蝕快等問題。
2、處理工藝流程
2.1 常規(guī)工藝流程的弊端
由于油墨中有機物在酸性條件下,可從油墨廢水中析出,常規(guī)的油墨廢水采用酸析的工藝處理,即利用油墨在酸性條件下以固體形式從廢水中析出的特點,將油墨廢水pH值調(diào)節(jié)至2~3,使大部分油墨以浮渣或沉淀物的形式從廢水中析出,再將清液與析出固體分離,沉淀池清液再進入有機廢水。經(jīng)過預處理后,進入生化系統(tǒng)深度處理,進一步降低廢水CODCr,從而實現(xiàn)CODCr達標。
常規(guī)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
該工藝存在以下問題:
(1)CODCr去除率約70%,沉淀池出水CODCr約3000mg/L,且BOD5/CODCr<0.2,可生化性差。而通常有機廢水CODCr為300~600mg/L,如此高CODCr、可生化性差的廢水進入有機廢水,會對有機廢水造成較大波動,且給后續(xù)生化系統(tǒng)帶來不小降解壓力。
注:BOD:生化需氧量,表示用好氧微生物氧化污水中的還原性物質(zhì),所消耗的氧氣量,用以間接衡量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BOD5:5天生化需氧量,因微生物氧化過程極其緩慢,在實驗室中,測定生化需氧量規(guī)定5天消耗的氧氣量,作為衡量標準。
BOD5/CODCr:該參數(shù)通常用來衡量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對于低濃度有機廢水,一般認為BOD5/CODCr大于0.3為可生化性良好。
(2)沉淀池浮渣需頻繁清理,主要采用刮渣機或人工清理,由于廢水酸性較強,對設備腐蝕較大,刮渣配套設備故障率高,若采用人工清理方式,工作量和勞動強度較大。
(3)沉淀池底部污泥容易板結,堵塞管道或無法正常排泥,需停機人工清理沉淀池底部板結的泥渣,不僅影響系統(tǒng)正常運行,而且清理工作量大。
2.2 改進后工藝流程的特點
通過研究各種水處理工藝,結合線路板油墨廢水水質(zhì)成分分析,確定一種穩(wěn)定、具有效的處理工藝,其工藝流程(如圖2)。
該工藝為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證號:ZL201020145459.8),有以下特點:
(1)CODCr去除率可達80%以上,出水CODCr可降低至2000mg/L以下。
(2)出水BOD5/CODCr值可提高至0.3以上,可生化性提高,為后續(xù)生化系統(tǒng)降解CODCr奠定基礎。
(3)污泥沉淀到底部,無浮渣,且底部污泥不會板結。
(4)由于鐵鹽混凝劑的絮凝作用,污泥沉降速度較常規(guī)工藝快,沉淀池設計負荷可比常規(guī)工藝高,節(jié)約土建成本。
3、工藝原理
3.1 反應階段混凝、絮凝工藝的作用
常規(guī)工藝中,油墨廢水酸析后,水中產(chǎn)生大量懸浮的小固體析出物,沉降速度慢。沉淀池應設計較小的負荷,增加停留時間,盡可能使懸浮顆粒物沉淀進入污泥中。通常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顆粒物在水中以懸浮狀態(tài)存在,無法在沉淀池沉淀,進入后續(xù)處理流程,導致CODCr去除率低。改進工藝中增加了混凝和絮凝的工藝,通過選擇合適的混凝劑,能有效減少顆粒物進入后續(xù)處理流程,提高CODCr去除率。
“混凝”是通過電中和方式使水中膠體微粒子“脫穩(wěn)”,再通過吸附架橋和網(wǎng)捕方式將微粒子相互粘結和聚集在一起的過程。通常使用的混凝劑主要是鋁、鐵鹽及其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鐵(PFS)、硫酸鋁、氯化鐵等。“絮凝”是采用聚合物高分子鏈使懸浮的顆粒與顆粒之間發(fā)生架橋而凝聚成大顆粒的過程,常用的絮凝劑是聚丙烯酰胺(PAM)。
混凝、絮凝過程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過程和效果與混凝劑、絮凝劑分子結構、電荷密度、懸浮顆粒表面性質(zhì)、介質(zhì)(水)的pH值等因素有關。幾種常用的混凝劑適用pH對比(如表1)。該工藝中,絮凝、沉淀后廢水pH值在4~6之間,后續(xù)進入芬頓氧化工藝,反應的pH值需控制在3左右,為了節(jié)約藥劑成本,應選擇pH值適用范圍更廣的混凝劑。其中,聚合硫酸鐵是一種無機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通式一般可表示為[Fe2(OH)n(SO4)3-n/2]m,具有立體的聚合結構。在水解時很快形成[Fe2(OH)33+]、[Fe2(OH)24+]、[Fe3(OH)45+]、[Fe4(OH)66+]等多核心、多分支的絡合水解產(chǎn)物[2],通過吸附、架橋、網(wǎng)捕等作用,使水中膠體快速凝結在一起,促使膠粒快速凝結沉淀,能有效去除常規(guī)工藝無法去除析出的懸浮狀態(tài)油墨顆粒,提高CODCr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