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工程預算的確定與控制始終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投資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預算的程度,項目決策階段的內容是決定工程預算的基礎,直接影響著決策階段之后的各個建設階段工程預算的確定與控制是否科學、合理。
利川工程預算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批準的工程預算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fā)生的偏差,保證項目投資目標的實現,以求在各個建設項目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能夠成功實現項目造價控制目標。
工程預算封面:
1、施工圖預算名稱;
2、編報金額和審批金額;
3、編制人和審批人分別蓋預算資格證章;
4、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負責人分別簽名;
5、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分別蓋公章;
6、編制時間和審批時間。
利川做工程預算措施費-造價員
利川工程總預算:本院墻工程約計610米,每米按1040元計算,工程總造價約為:63.44萬元(利川工程預算結賬按實際丈量長度計算)若有增補工程量則按預算價格及工程量計算。
工程預算投資各階段包括:
1、項目規(guī)劃階段(誤差大于±30%);
2、項目建議書階段(誤差±30%以內);
3、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誤差±20%以內);
4、可行性研究階段(誤差±10%以內)。
當招標控制價超過批準的概算時,招標人應將其報原概算審批部門審核,投標報價不得低于工程成本。
投標人的投標報價高于招標控制價的為廢標,工程預算合同價款調整分類:法規(guī)變化類、工程變更類、物價變化類、工期索賠類、其他類。
利川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即項目決策階段、項目設計階段、項目實施階段和竣工階段都關系到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
統(tǒng)計資料顯示,在項目決策階段及設計階段,影響建設項目造價的可能性為30%-75%,而在實施階段影響建設項目造價的可能性僅為5%-25%。
顯而易見,控制工程預算的關鍵就在于項目實施之前的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項目決策是決定因素,而設計則是關鍵因素。
不管是工程預決算還是工程預算在實際實施期間,都會出現一定的市場價格波動,從而出現實際工程預算與合同不一致的情況,特別是當市場價格的波動幅度較大,已經超過了特定的范圍,是需要根據工程項目開始之前確定的調值公式或者是范圍進行價格方面的調整的。
二者工程項目中由于種種不可控制的原因經常會出現一些索賠的情況,索賠的目的在于對沒有按照合同約定的行為進行合理的處罰,這里的處罰因為違規(guī)主體的不同依據也會稍微不同。
投資方出現違約的情況,市場價格上漲是需要按照上漲之后的價格進行計算的。
如果是承包方出現違約的情況,價格的計算方式是按照價格上漲之前進行計算的。
控制利川工程預算不僅僅是防止投資突破限額,更積極的意義是要促進建設、工、設計單位加強管理,使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做好工程預算的控制工作,對保證和加速經濟發(fā)展具有一定意義。
利川工程預算的審核依據主要包括:
1、國家有關工程建設和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
2、施工圖設計項目一覽表、各專業(yè)施工圖設計圖紙和文字說明、工程地質勘察資料。
3、主管部門頒布的現行預算定額以及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
4、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5、費用計算規(guī)則及取費標準。
6、預算工作手冊或建材五金手冊。
7、地區(qū)人工工資、材料及機械臺班預算價格。
8、當地工程建設造價信息或市場價格。
9、建設場地中的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
兩種編制工程預算的基本方法:
(1)定期工程預算;
一般工程項目預算是按進度分攤成本的變化;
(2)連續(xù)(竣工)預算;
編制工程預算的程序圖順應環(huán)境的變化和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從而達到產值把控。
在進行工程預算編制中,主要考慮兩方面:1、工程施工中的實體性消耗,2、工程施工中的措施性消耗。
實體性消耗的預算主要依據施工設計規(guī)劃圖,在劃分定額后對工程量進行套價,計算出實體性消耗的預算費用,一般情況下,只要設計圖沒有錯誤,實體性消耗的預算費用就不會出現重大誤差;措施性消耗則主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環(huán)境、施工技術、施工機具情況以及施工人員的水平等來進行預算,而這些因素都具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導致措施性消耗預算費用往往與實際有很大差異。
一般的工程預算編制中,往往沒有將特殊施工技術與措施考慮在內,使得預算的準確性降低。